脱贫攻坚工作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脱贫攻坚任务既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也需要进行多重资源的整合,其中企业的参与至关重要。企业的参与不仅能盘活农村资源,促进群众的就业务工,变输血为造血,还能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小微企业”在农村扎根开花,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力,填充了落后地区农村经济没有工厂企业的空白,成为活跃农村经济市场的细胞。
位于灵璧县黄湾镇红星村的扶贫工厂,交通便利,不但给扶贫工厂的物流提供了便利,也给员工的上下班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该扶贫工厂创建于2016年8月,注册资金280万元,主要进行来料加工中高档外贸服装、内销童装。目前,已吸纳17名村民直接参与务工,其中贫困人口10名,贫困人员在经过企业岗前技术培训后,都能熟练的参与生产,月平均工资达到1850元。扶贫工厂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扶贫帮困事业,将自身企业的发展与造福百姓的扶贫事业相结合,助力脱贫攻坚战,方便困难群众就业,不但吸引本村的劳动者参与就业,又解决了周边村庄的村民参与务工,真可谓是“造福一方”。这样的互利共赢的局面,让村扶贫工厂实现了稳步发展。
一、挖掘当地资源,贴合本地发展
在贫困乡村,一些女村民因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不方便外出打工赚钱;还有些村民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创收门路而游手好闲,甚至参与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这增加了乡村社会治理的难度,也为和谐家庭的构建带来了隐患。
今年27岁的陈梦芳,丈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经历手术之后丧失了部分劳动力,不能干重活,家中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儿子。陈梦芳作为家里唯一的健康劳动力,成了家庭的顶梁柱,由于需要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该户帮扶人时刻牵挂着陈梦芳的生活状况,在得知村扶贫工厂建成后,便第一时间引荐她到该村扶贫工厂进行务工。经过半个月的岗前技术培训,陈梦芳已能熟练的生产服装,现在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给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稳定脱贫。
二、提供政策红利,降低经营成本
在偏远的乡村建设扶贫工厂,资源单一,没有可依靠的产业链,缺乏发展基础,想要发展工厂企业,难度不小,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只能举步维艰,更难可持续的发展。政府鼓励一些企业到贫困地区去,到贫困群众家门口去开办扶贫工厂,这既有助于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有助于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致富,这确实是一举两得的。
农村有着大量的闲置土地,这些闲置土地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会造成一定的浪费。红星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经过协商并按有关程序在原村部的土地上建成厂房租赁给村扶贫工厂,村部收取厂房租金,增加村集体收入。这样不但有助于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也减少了扶贫工厂的经营成本,实现了双赢。同时,驻村扶贫工作队在村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决定将上级拨付的党建引领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入股村扶贫工厂,助力企业发展,让企业在享受政府资金支持壮大生产条件的同时,优化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培养技能人才,匹配岗位要求
让每家每户都有一技之长之人,并将技术用于发展产业,既能让户家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又能促进扶贫工厂的可持续发展,更能真正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真正的稳定脱贫。扶贫工厂在对新员工培训的时既根据员工的自身条件,又考虑到要扶贫工厂自身的生产要求,让新员工在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就能熟练上岗操作,并“按件计资”的模式也让员工多劳多得。
为了让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得心用手,扶贫工厂负责人根据岗位特点,在服装生产的流水线上强调各个岗位相互配合,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流水线,还专门增加了两条先进的生产流水线,设为扶贫车间,专门带动贫困户的就业。同时,对于有管理能力的员工,给予一定的上升空间,实现自己阶段性价值。
四、依靠人才管理,保证有序经营
村扶贫工厂负责人孙祖宇,是村里年轻的一名致富能人,但在其自身致富后没有忘记家乡的发展,更没有忘记帮助本村村民共同致富,他于2012年主动从浙江回到家乡,并在村里开办服装加工厂,为家乡的发展增砖添瓦。在扶贫工厂的员工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贫困户,每户家中都有不同的致贫原因,这样的家庭需要政府和组织给予关心和帮助,为了体现扶贫工厂对贫困家庭的关心,村扶贫工厂负责人每年春节前都自掏腰包给扶贫工厂中的贫困户送上组织的关怀,送上生活用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
作为企业负责人,深知自己不能仅限于创办企业,更要为家乡的建设不遗余力。孙祖宇积极投身到村扶贫工作中去,在完成扶贫工厂工作的同时兼任村扶贫小组长,学习扶贫政策,钻研扶贫业务,为红星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自己的力量的同时,也坚定了要把扶贫工厂做大做好的决心,还为当地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模式样本。(发稿;王立跃 图片:汪沛 审核:郭琪/龚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