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以及《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学院于2017年9月召开了全院教职工大会,全面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各层面扎实推进诊改各项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了《yl6809永利官网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与工作规划》,树立人人重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现代质量文化理念,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
注重顶层设计 健全组织机构
学院注重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学院教学工作诊改,按照“五横五纵”的思想,建立了学院党委领导下的教学工作诊改领导机构——yl6809永利官网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委员会、学院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各职能处室、系部根据学院组织机构,成立各单位的二级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委员会,明确其机构人员名单及职责。在专业和课程层面上成立各专业、课程质量保证组,进而构建了“学院—二级单位—专业(课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改工作机构;在教师发展层面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规划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在学生育人方面成立学生成长工作组,从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把握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
坚持问题导向 构建目标标准
教学工作诊改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教学质量评价手段,为避免与教学评估的混淆而形成思维定势,学院坚持问题导向,先后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政策文件,邀请常州工程等院校专家来校开展辅导讲座,并订购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等读本,从理论上解决教学工作诊改的认识。学院通过SWOT方法分析学院现状,对标国内同类院校发展,确立国家优质高等专科学校和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合理编制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其专业等子规划,按照年度党政工作要点,细化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二级单位,做到层层有落实和实时有反馈的机制,不断修正目标,确保各项任务高标准达标。根据各层面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WBS和SMART方法,建立部门职责—岗位工作—工作标准之间的关系,对各自部门的各类活动、任务进行检查与诊断,层层梳理、分解细化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活动等内容,将工作职责与工作计划挂钩,将工作计划与工作任务对接,将工作任务与工作标准匹配,各专项工作组正在推进部门工作岗位职责及标准的编制。
完善监测指标 推进平台建设
在学院诊改各专项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52项监测指标项目,363个监测指标点,为了保证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数据监测和诊断,学院诊改办和各专项工作组经过8个月的辛勤工作,完成了教学诊改信息化平台的论证、招标、采购到当前的系统部署环节,目前教学诊改平台开发阶段已经完成,初步定于4月10开始部署,全院上下围绕五个层面正在开展数据采集工作,预计4月20日完成系统上线工作。在诊改平台完成部署之后,诊改办将梳理现有信息化办公存在的问题,会同信息中心等部门继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真正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深化制度建设 形成长效机制
为保障教学工作诊改长期开展,让每位教师都树立现代质量文化,学院先后制定和修订了相关制度,如《yl6809永利官网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关于上报教学诊改工作质量螺旋图及诊断点的通知》等,明确工作职责、厘清工作思路。学院严格执行《yl6809永利官网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制度,严肃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及教学考核等管理,对违反教学管理规定的按照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给予处理,2017年度先后处理4起教学事故,起到了警示作用。学院还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将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填报、质量年度报告编制与教学工作诊改结合,形成教学工作诊改的周期性和常态化,逐渐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沟通交流 诊改有序开展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鲜事物,在开展这项工作过程中需要全员协作,不仅要加强学院内部之间的沟通交流,还要加强与外部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此,学院诊改办建立了QQ交流群、微信群和Trello团队,及时发布每周工作进展,并对诊改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梳理,通过线上交流和线下工作,共同解决诊改疑难杂症,推动教学诊改有序开展。截止当前,由诊改办牵头围绕学院教学工作诊改开展主要活动共计40余项,并编制了教学诊改大事记在教学质量管理处网站上发布,同时还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编写了第一期教学诊改简报,详细记录教学诊改主要事件,指导后期工作的有序开展。
目前,在全院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有序推进,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各层面构建了各层面质量螺旋图,完成了教学诊改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学院将根据教学诊改工作要求,将在下阶段工作中全面、系统、认真地贯彻落实各项诊改工作,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发展、提升诊改水平,促进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为高职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稿:张国政 审核:张国政/王蓉)